功利主義在現(xiàn)代道德哲學中占主導地位。其它理論,如直覺主義,沒有提供能德觀,應當以一種更抽象的社會契約論來替代功利主義。其出發(fā)點是:社會基本結(jié)構(gòu)是正義的主題,人們在達成其它協(xié)議之前,首先要就這會制度的原則達成協(xié)議。然而這種締約不是一種實際的歷史行為,而是在假定的原初狀態(tài)中的選擇的結(jié)果。對這種選擇的哲學描述只能是:它是相互冷淡的個人在無知之幕背后的選擇。對所選擇的原則的直接檢驗是看按它們安排的社會制度是否符合人們的直沉判斷;另一個檢驗是看它們是否適合人們的目的。由此產(chǎn)生了本書的三個部分:理論、制度、目的。
《正義論》一書的翻譯起自去年冬,至今年夏止,時間上未免急促了些。羅爾斯的著作又比較難讀,這種閱讀上的困難也許主要并不在于文字的艱深或術語的生澀,而在于他的思辨方式和學術風格與我們所習慣的頗為不同,再加上這是一個體系,因而常常會出現(xiàn)單獨一句話看來明白卻又不知所云的情形。我們在翻譯中努力想為讀者消除一些這方面的障礙,在忠實于原文前提下盡力照顧行文的流暢,但在“信”“達”難于兼顧時則求其次:即寧損其達而求其信,至于“雅”則是我們不敢奢望的……
約翰·羅爾斯(JohnRawls),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倫理學家,1921年生于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就學于普林斯頓大學,1950年在該校獲哲學博士學位,以后相繼在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任教,現(xiàn)任哈佛大學教授。羅爾斯自五十年代看書便潛心于社會正義問題的研究。先后發(fā)表了《作為公平的正義》等論文!墩x論》便是他集這些論文之精粹并經(jīng)過重新思考而形成的一部完整而一貫的理論著作。
譯者前言
序言
第一編 理論
第一章 作為公平的正義
第二章 正義的原則
第三章 原始狀態(tài)
第二編 制度
第四章 平等的自由
第五章 分配的份額
第六章 義務和職責
第二編 目的
第七章 作為合理性的善
第八章 正義感
第九章 正義的善
術語索引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