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犯罪學思想研究》首次從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在犯罪起源、犯罪本質(zhì)、犯罪構成、犯罪價值、犯罪原因、犯罪對策等六個方面對馬克思主義的犯罪學思想進行了全面的探究和闡釋,這些成為本書的主要框架和核心內(nèi)容。
劉耀彬,1972年出生,安徽界首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法律系副教授。在《河北法學》、《當代法學》、《行政與法》、《社會主義研究》、《江漢論壇》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十幾篇,主要代表作有:《夫妻生育權利沖突研究》、《“賣淫”的刑法解釋——以南京“組織男青年向同性提供性服務案”為例》、《構建和諧社會語境下的刑事政策選擇》、《構建和諧社會的刑法保障》、《罪刑法定原則視野中的刑法解釋》、《刑法解釋的困境》、《保安處分及其刑事立法化探討》等。先后承擔和參與的課題有:《和諧社會構建語境中保安處分制度研究》、《罪刑法定原則視野中的刑法解釋》、《民辦教育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撐》、《法學雙語教育中法律術語規(guī)范化研究》等。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相關概念的界定
1.3 文獻綜述
1.4 理論框架、創(chuàng)新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犯罪學兩大范式與馬克思主義犯罪學
2.1 犯罪學學科誕生之前犯罪學思想鳥瞰
2.2 犯罪學兩大范式及其區(qū)別
2.3 馬克思主義犯罪學:辯證唯物決定論的犯罪學思想
2.4 小結(jié)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犯罪學思想:犯罪起源論、本質(zhì)論、構成論
3.1 犯罪起源論
3.2 犯罪本質(zhì)論
3.3 犯罪構成論
3.4 小結(jié)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犯罪學思想:犯罪價值論、原因論、對策論
4.1 犯罪價值論
4.2 犯罪原因論
4.3 犯罪對策論
4.4 小結(jié)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犯罪學的繼承和發(fā)展
5.1 西方馬克思主義犯罪學
5.2 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犯罪學
5.3 小結(jié)
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犯罪學思想在當代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
6.1 和諧社會的內(nèi)涵及我國當前的犯罪態(tài)勢和特征
6.2 理性看待犯罪現(xiàn)象,合理選擇刑事政策
6.3 針對犯罪產(chǎn)生原因,采取合理應對措施
6.4 加強刑事法制建設,保障構建和諧社會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