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維特根斯坦的風格、方法與哲學 讀者對象:大眾
本書是皮策勒教授近年來基于WAB文獻研究的結晶。維特根斯坦曾說過,“人們真的應當如寫詩那般撰寫哲學著作”。皮策勒教授在該書中嘗試從維特根斯坦遺作文本的考察出發(fā),來解釋維特根斯坦的那個陳述所表達的真實含義,同時他還力圖論證為何那個陳述是對維特根斯坦哲學一種正確的描述。進一步說,那個陳述還跟維特根斯坦的如下觀點存在著聯(lián)系:哲學作為闡明、哲學闡明當中所使用的具體方法,以及維特根斯坦所認可的他的“思想運動”方式之根源的導師。本書引入了諸多區(qū)分。這些區(qū)分對于學者們探究維特根斯坦的全部多重且復雜的哲學遺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一個區(qū)分就在于,維特根斯坦一邊在為自己寫下哲學的闡明,一邊在為他的讀者形成哲學著作。在皮策勒教授看來,盡管詩意在上述區(qū)分的兩種活動中都占據中心地位,然而后者卻具有強制性。詩意對于一部完美的哲學著作來講著實是強制性的。維特根斯坦曾認為,跟他的一些導師們所擁有的才華相比,他尤其缺乏詩歌天分。 皮策勒教授作為WAB的負責人,他在“數字維特根斯坦”研究領域中所取得的成果在國際上是獨樹一幟的。卑爾根大學哲學系目前也是國際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的一個重鎮(zhèn)。以往有學者關注到了維特根斯坦的哲學風格和哲學方法,然而他們要不就是從文學、美學角度出發(fā)來考察,要不就是單獨考察上述主題。就此而言,本書將維特根斯坦的寫作和思考風格、哲學研究方法跟他的具體哲學觀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行研究,這無疑是具有重要的創(chuàng)新和借鑒意義,尤其是對國內學界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發(fā)意義。因此,翻譯和引進此書可以給國內外國哲學研究者、分析哲學,尤其是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者和愛好者帶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