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風險財政論
傳統(tǒng)經濟財政學發(fā)展至今已經幾百年了,細究每個時期每個學派的理論觀點,幾乎都是圍繞政府與市場關系打轉轉。透過表面的觀點,傳統(tǒng)經濟財政學已經隱含著諸多不確定性元素和公共風險理念,如傳統(tǒng)經濟財政學討論的政府與市場實質都是化解公共風險的手段,傳統(tǒng)經濟財政學中的財富分配的背后實際是風險分配,傳統(tǒng)經濟財政學關注的制度實質上是防范化解公共風險的產物,甚至其中的行為經濟學和現代貨幣理論等已經觸摸到公共風險理論的邊緣。然而,在傳統(tǒng)經濟財政學當中,確定性思維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雖然這些學說中隱含了大量的不確定性元素,但因其本身存在重大的理論與邏輯缺陷,過于機械和二元對立地看待政府和市場關系,對公共風險認知也非常局限,最終都陷入理論與現實脫節(jié)的僵局。適應風險社會的要求,經濟財政學要走向現代化之路。構建現代經濟財政學,要以風險社會為背景,以公共風險作為邏輯起點,立足于整體觀,轉向和堅持“以人為本”,基于行為主義分析公共風險的產生和治理機制,這樣才能構筑起不倒的新經濟財政學大廈。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