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即與實驗有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實驗內(nèi)容、附錄,共36個實驗,在內(nèi)容編排上,本書除了經(jīng)典的基本化學實驗外,還涉及醫(yī)學、藥學專業(yè)常開設的葡萄糖酸鋅的制備、阿司匹林片劑中乙酰水楊酸含量的測定等實驗內(nèi)容。為方便學生和教師的使用,附錄中給出了實驗常需查用的資料。編者結合多年的實驗教學經(jīng)驗,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整合和優(yōu)化編寫,突出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科學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等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醫(yī)學、藥學、生物等專業(yè)及相近專業(yè)的基礎化學實驗教材,對相關專業(yè)從事化學實驗工作的技術人員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王小波,博士,湖北科技學院,副教授,本科和碩士均畢業(yè)于武漢工程大學,博士畢業(yè)于南京大學,獲無機化學專業(yè)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生物無機化學、藥物化學,F(xiàn)任湖北科技學院教師,副教授,無機物化教研室負責人。2019-2020年作為教育部公派訪問學者在阿德萊德大學(澳大利亞)訪學一年。2021-2022年作為湖北省第十批博士服務團成員在湖北漢江大健康產(chǎn)業(yè)有限公司(十堰)掛職鍛煉,職務為總經(jīng)理助理。 主講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基礎化學》、藥學和化妝品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物理化學》等專業(yè)基礎課程,主持科研項目6項,其中湖北省科技廳科研項目1項,湖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咸寧市科技局項目1項。主要研究方向為金屬配合物藥物與光動力抗癌藥物研發(fā),發(fā)表SCI論文12篇,中文核心論文3篇,授權發(fā)明專利2項。作為副主編和編委參與編寫教材各1部。主持教育部協(xié)同育人項目1項,主持校級教研項目1項,參與省部級和校級教研項目多項。
第1章 基礎知識 1
1.1 實驗規(guī)則 1
1.2 基本操作 6
1.3 實驗誤差與數(shù)據(jù)處理 14
1.4 稱量 18
1.5 滴定分析儀器及其基本操作 22
1.6 幾種儀器的使用方法 28
第2章 基礎實驗 37
實驗1 電子天平稱量練習 37
實驗2 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濃度的比較和標定 39
實驗3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42
實驗4 由粗食鹽制備試劑級氯化鈉 45
實驗5 凝固點降低法測定分子量 48
實驗6 滲透現(xiàn)象和溶液滲透壓的測定 51
實驗7 緩沖溶液的配制和性質(zhì) 54
實驗8 同離子效應與溶度積原理 58
實驗9 醋酸解離度和解離常數(shù)的測定 61
實驗10 化學反應速率與活化能的測定 64
實驗11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質(zhì) 68
實驗12 配合物的組成與穩(wěn)定常數(shù)的測定 72
實驗13 氧化還原反應與電極電位的比較 75
實驗14 吸光光度法測定水樣中鐵含量 79
實驗15 葡萄糖酸鋅的制備 82
實驗16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測定及小蘇打片中碳酸氫鈉含量的測定 84
實驗17 阿司匹林片劑中乙酰水楊酸含量的測定 87
實驗18 生活用水總硬度的測定(螯合滴定法) 90
實驗19 高錳酸鉀法測定雙氧水中H2 O2 的含量 93
實驗20 果品總酸度的測定 96
實驗21 肉制品中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 98
實驗22 [Ti(H2 O)6]3+[Cr(H2 O)6]3+ 晶體場分裂能的測定和比較 100
實驗23 茶葉中微量元素的鑒定與定量測定 102
實驗24 硝酸鉀的制備與提純 105
實驗25 膠體與吸附 107
實驗26 蛋殼中鈣、鎂含量的測定 110
第3章 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113
實驗27 以鐵為原料制備感光液 113
實驗28 胃舒平(復方氫氧化鋁)藥片中鋁和鎂含量的測定 116
實驗29 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測定 119
實驗30 三草酸合鐵(Ⅲ)酸鉀的組成分析 121
實驗31 Co(Ⅲ)配合物的制備及其組成的確定 124
實驗32 果蔬中維生素C 含量的測定 125
實驗33 植物中某些元素的鑒定 126
實驗34 TiO2 納米材料的制備與表征 127
實驗35 固體藥物常規(guī)理化常數(shù)的測定 129
實驗36 乳狀液的制備與性質(zhì) 130
附錄 132
參考文獻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