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愈具管理實務經驗的人士,愈會對中國式管理產生熱烈的共鳴。中國式管理是指以中國管理哲學來妥善運用西方現(xiàn)代管理科學,并充分考慮中國人的文化傳統(tǒng)及心理行為特性,以獲得更為良好的管理效果。本書強調管理是以安人為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經》為理論基礎,合理地因應“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人事現(xiàn)象;主張從個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資格從事管理,而事業(yè)只是修身、齊家、治國的實際演練。這些理論都為提升管理效果提供了新思路。
曾仕強,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獲得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以及臺灣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等學位,是當今中國極具影響力的管理大師與國學大師。研究中國管理哲學三十年,首倡中國式管理,名動政、商、學界,享譽海內外。曾仕強教授深諳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管理理論,學問淵深,世情洞達。他曾是央視《百家講壇》極受歡迎的主講專家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國文化功底和中西貫通的淵博學識在中國管理界獨領風騷。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jié)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歷程/004
第二節(jié) 修己的要旨在自覺、自律與自主/009
第三節(jié) 安人的目的在于人安己安/012
第四節(jié) 以“明哲保身”為根本理念/015
第五節(jié) 善用“推、拖、拉”來化解問題/019
第六節(jié) 寓人治于法治/023
第二章 管理的思想形態(tài)
第一節(jié) 太極是一種自然流行的狀態(tài)/030
第二節(jié) 把二看成三才能跳出二分法的陷阱/036
第三節(jié) 有法中無法而無法中卻有法/042
第四節(jié) 以交互主義為哲學基礎/046
第五節(jié) 合理追求圓滿/049
第六節(jié) 用化解代替解決/052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軸
第一節(jié) 以人為主、因道結合并依理而變/061
第二節(jié) 人倫關系十分重要/064
第三節(jié) 多元化社會更需要共識/066
第四節(jié) 依理應變,以求合理/069
第五節(jié) 志同道合才能合理應變/072
第六節(jié) 人人都合理地陽奉陰違/075
第四章 樹狀的組織精神
第一節(jié) 樹狀有機系統(tǒng)/081
第二節(jié) 避免上侵下職/086
第三節(jié) 下屬要安上司的心/089
第四節(jié) 職位越高彈性就應越大/092
第五節(jié) 委曲求全的策略聯(lián)盟/095
第六節(jié) 因人設事的組織原則/098
第五章 隨時調整的計劃方式
第一節(jié) 邊做邊修改/104
第二節(jié) 大智大慧做決策/107
第三節(jié) 以止、定、靜、安、慮、得為過程/110
第四節(jié) 必須治標和治本并重/113
第五節(jié) 至誠可以前知116
第六節(jié) 提出計劃后應合理堅持/118
第六章 無為的執(zhí)行過程
第一節(jié) 站在落實計劃的立場來執(zhí)行/124
第二節(jié) 認清計劃的可變與不可變原則/127
第三節(jié) 發(fā)揮無為的領導精神/129
第四節(jié) 以團隊精神來突破難關/132
第五節(jié) 檢討執(zhí)行的缺失,作為下次計劃的參考/135
第六節(jié) 采取全面、無形的控制/137
第七章 有效的考核要領
第一節(jié) 先建立“對并沒有用”的考核標準/143
第二節(jié) 要求大家“在圓滿中分是非”/146
第三節(jié) 抱持“救人而非殺人”的心態(tài)/148
第四節(jié) 采取“綜合考慮”的原則/151
第五節(jié) 鼓勵大家“反求諸己”/154
第六節(jié) 要訣在“明暗、大小兼顧并重”/157
第八章 圓滿的溝通藝術
第一節(jié) 妥當性與真實性/162
第二節(jié) 以不明言為基礎/166
第三節(jié) 采取不同的申訴方式/168
第四節(jié) 最好做到“會而不議”/171
第五節(jié) 用“議而不決”來達成一致/173
第六節(jié) “決而不行”才能及時應變/176
第九章 圓通的領導風格
第一節(jié) 領導比管理更重要/183
第二節(jié) 通過核心班子好辦事/186
第三節(jié) 凝聚員工的共識/189
第四節(jié) 防止小人當?shù)?194
第五節(jié) 用情、理、法來領導最為合理/198
第六節(jié) 最高境界在于促使下屬自動自發(fā)/201
第十章 合理的激勵方式
第一節(jié) 隨時隨地都應該激勵/208
第二節(jié) 先求忠誠再求能力/211
第三節(jié) 逐漸提升安、和、樂、利的層次/214
第四節(jié) 由安員工而安顧客/218
第五節(jié) 激勵大家重視兼顧/221
第六節(jié) 情境配合激勵大家隨機應變/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