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宓日記》1998年一出版,就廣受讀者歡迎,在學術界掀起吳宓研究的高潮。近年來隨著吳宓研究取得諸多新的成果,搜尋購買收藏《吳宓日記》成了一種新的時髦,甚至有讀者不惜斥巨資購買二手書,頻有讀者捎話希望三聯書店重印《吳宓日記》。以新生代學者為代表的學者基于對社會快速變遷與個人命運跌宕起伏的復雜關系的現實關懷,對《吳宓日記》的歷史縱深挖掘和全新視角解讀更為重視;讀書界更是逐漸掀起新一輪閱讀、品鑒這套出版已二十多年的日記的浪潮,俯讀仰思間咂摸出諸多新的滋味。
今年是三聯書店成立九十周年,三聯同仁抱定竭誠為讀者服務的宗旨,積極響應讀者關于重印《吳宓日記》的建議,推出《吳宓日記》的三聯書店九十周年紀念重刊本。將十冊組成一函,以便于讀者一鍵集齊完整的《吳宓日記》。二十多年過去,印刷工藝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了盡可能還原圖書的歷史感,又不破壞當下的閱讀體驗,我們在選紙方面頗費了一番心思。
《吳宓日記》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寶貴財富,文學藝術風格獨特,史料價值、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兼?zhèn)洹!秴清等沼洝分性敱M記載了與吳宓與同時代的學人交往的情形,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朱自清、胡適、金岳霖、馮友蘭、林語堂、徐志摩等均見于其中。這套書在諸多著述中被廣泛引用,僅中國知網收錄的文章中提及《吳宓日記》的就有2200余篇。這部日記,是當之無愧的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學術史、教育史、政治史的珍貴縮影,是了解二十世紀上半葉不可多得的一套好書。
吳宓一生的豐富、矛盾和這套日記的風格高度同構,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事無巨細地記錄了日常的衣食住行,細膩地記錄了思想情感微妙的變化,亦猶如摘錄筆記般抄錄了諸多詩詞信函,刻意隱藏情感的客觀敘述與直抒胸臆的表達犬牙交錯。
《吳宓日記》1998年一出版,就廣受讀者歡迎,在學術界掀起吳宓研究的高潮。近年來隨著吳宓研究取得諸多新的成果,搜尋購買收藏《吳宓日記》成了一種新的時髦,甚至有讀者不惜斥巨資購買二手書,頻有讀者捎話希望三聯書店重印《吳宓日記》。以新生代學者為代表的學者基于對社會快速變遷與個人命運跌宕起伏的復雜關系的現實關懷,對《吳宓日記》的歷史縱深挖掘和全新視角解讀更為重視;讀書界更是逐漸掀起新一輪閱讀、品鑒這套出版已二十多年的日記的浪潮,俯讀仰思間咂摸出諸多新的滋味。
今年是三聯書店成立九十周年,三聯同仁抱定竭誠為讀者服務的宗旨,積極響應讀者關于重印《吳宓日記》的建議,推出《吳宓日記》的三聯書店九十周年紀念重刊本。將十冊組成一函,以便于讀者一鍵集齊完整的《吳宓日記》。二十多年過去,印刷工藝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了盡可能還原圖書的歷史感,又不破壞當下的閱讀體驗,我們在選紙方面頗費了一番心思。
《吳宓日記》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寶貴財富,文學藝術風格獨特,史料價值、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兼?zhèn)洹!秴清等沼洝分性敱M記載了與吳宓與同時代的學人交往的情形,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朱自清、胡適、金岳霖、馮友蘭、林語堂、徐志摩等均見于其中。這套書在諸多著述中被廣泛引用,僅中國知網收錄的文章中提及《吳宓日記》的就有2200余篇。這部日記,是當之無愧的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學術史、教育史、政治史的珍貴縮影,是了解二十世紀上半葉不可多得的一套好書。
吳宓一生的豐富、矛盾和這套日記的風格高度同構,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事無巨細地記錄了日常的衣食住行,細膩地記錄了思想情感微妙的變化,亦猶如摘錄筆記般抄錄了諸多詩詞信函,刻意隱藏情感的客觀敘述與直抒胸臆的表達犬牙交錯。
吳宓(1894年8月20日1978年1月17日),男,字雨僧、玉衡,筆名余生,陜西省涇陽縣人,中國現代著名西洋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清華大學國學院創(chuàng)辦人之一,被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
吳宓與陳寅恪、湯用彤并稱哈佛三杰。著作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
吳宓日記Ⅰ(1910-1915)
吳宓日記Ⅱ(1917-1924)
吳宓日記Ⅲ(1925-1927)
吳宓日記Ⅳ(1928-1929)
吳宓日記Ⅴ(1930-1933)
吳宓日記Ⅵ(1936-1938)
吳宓日記Ⅶ(1939-1940)
吳宓日記Ⅷ(1941-1942)
吳宓日記Ⅸ(1943-1945)
吳宓日記Ⅹ(1946-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