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具有一種天然的(歷史的)審美特質(zhì),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一種自發(fā)的審美傾向,中國美學正是中國文化審美特色的集中體現(xiàn):那種對靈魂與肉體合一的永生意念,那種在自然物態(tài)中體悟詩韻節(jié)律的生命意識,那種將天象展現(xiàn)在人間的人生理想,那種圣境不離凡俗的個體人格等,一句話,中國人在此岸中追尋彼岸的超越精神,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天道提升的強大執(zhí)著的世俗穩(wěn)定感,將通過歷史的更新而對世界文化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中國美學與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國美學走向世界,也就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鄒華,男,1952年12月生,遼寧岫巖人。現(xiàn)任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文藝美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美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政法學院哲學美學博士生導師、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先后擔任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社長、高等教育研究所主任。長期從事美學理論和中國美學研究 ,著有《20世紀中國美學研究》《美學理論的探索與重構》《中國美學原點解析》《中國美學的歷史重負》《中國美學的后古典時代》;主編《北京審美文化史》(三卷本,撰寫上古至元代卷);合著《中國美學主潮》等。在多種重要期刊發(fā)表美學論文百余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古代審美意識生成機制研究》等。學術成果曾獲山東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中華美學學會優(yōu)秀成果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等近20項。
專題 陸王心學美學思想研究 論良知之學的審美透視 歐陽禎人 象山人學之美的三重意蘊 楊永濤 良知與氣質(zhì):論陽明學派中的美學之維 李想 楊復所心性說的美學意蘊 崔亮亮 中國古代美學研究 戴震思想研究的當代學術譜系與美學可能 楊寧 陸機《文賦》新釋及其寫作美學價值 ——以作者的閱讀視角為中心 鄒茜 《文心雕龍》“體道”的審美進程與藝術顯現(xiàn) 黎臻 莊子“散”論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蕭散”思想的生成 王啟迪 葛洪美學思想影響下的文章風格論 劉偉 中國古代審美文化研究 清初文人雅集的圖文生成及其審美闡釋 張兵 王維 如畫·如真·如生:《聽琴圖》與宋代插花美學精神 丁利榮 李漁“態(tài)”范疇與女性生活美學 曾婷婷 中國現(xiàn)代美學研究 當代中國生存論美學對“陌生化”的一個闡釋疑點 劉陽 方東美的審美主義哲學建構 羅衛(wèi)平 中日美學交流 作為美學新領域的數(shù)字游戲研究 ——東京大學吉田寬教授訪談錄 吉田寬 張瑩 著 路潔 譯 阿部重孝藝術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國的痕跡 李妍 楊光 間隔的生命節(jié)奏:中井正一的藝術時間觀 張旎 北京審美文化研究 胡同的“游觀”與鏡頭 ——北京題材電視劇中的經(jīng)典胡同意象 方兆力 書評 擘肌分理,唯務折衷 ——讀《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研究方法論》 薛富興 《中國美學》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