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詩歌文化中,聲音與意義密切相關,不僅是意義的回響,還往往自身就蘊藏有意義。然而,在中國詩文的研究中,聲音的重要地位長久以來卻為人們所忽視。為了喚起研究者對中國詩文中聲音的重視,蔡宗齊先生邀請海內外的專家共同合作,按歷史時序深入探研聲音在不同詩文體式中的重要性,期望揭示聲音與意義的內在關系。《聲音與意義:中國古典詩文新探》從各自不同而獨特的角度切入聲音的各個維度,探尋中國文學中的聲音議題,并試圖清楚地闡發(fā)中國詩文某一文體或多類文體中,聲音與意義的互聯(lián)、互動關系!堵曇襞c意義:中國古典詩文新探》展現(xiàn)出中國詩歌的聲音不僅是意義的回響。而且,在字、詞、句、篇各個層面上都對意義的表達不可或缺。單字層面上,如趙納川先生所示,很多無概念實義的聲音實際具有獨立傳情的意義。在句子層面上,趙敏俐、馮勝利、蔡宗齊先生的文章均討論了節(jié)奏與句法的互聯(lián)性,從而可知單音節(jié)聲音排列組合達成的表音節(jié)奏本身就創(chuàng)造了意義,而且決定了可能產生的句法結構。在結構上,又如陳引馳、蔡宗齊先生所示,聲音也可對詩文的結構有所影響,而且會與文章的神理氣韻合一,為讀者帶來神、氣、聲三者合一的超時空體驗。
中國詩歌文化中,聲音與意義密切相關,不僅是意義的回響,還往往自身就蘊藏有意義。然而,在中國詩文的研究中,聲音的重要地位長久以來卻為人們所忽視。為了喚起研究者對中國詩文中聲音的重視,蔡宗齊先生邀請海內外的專家共同合作,按歷史時序深入探研聲音在不同詩文體式中的重要性,期望揭示聲音與意義的內在關系。《聲音與意義:中國古典詩文新探》從各自不同而獨特的角度切入聲音的各個維度,探尋中國文學中的聲音議題,并試圖清楚地闡發(fā)中國詩文某一文體或多類文體中,聲音與意義的互聯(lián)、互動關系。通過本書可以看到,中國詩歌的聲音不僅是意義的回響,而且,在字、詞、句、篇各個層面上都對意義的表達不可或缺。單字層面上,如趙納川先生所示,很多無概念實義的聲音實際具有獨立傳情的意義。在句子層面上,趙敏俐、馮勝利、蔡宗齊先生的文章均討論了節(jié)奏與句法的互聯(lián)性,從而可知單音節(jié)聲音排列組合達成的表音節(jié)奏本身就創(chuàng)造了意義,而且決定了可能產生的句法結構。在結構上,又如陳引馳、蔡宗齊先生所示,聲音也可對詩文的結構有所影響,而且會與文章的神理氣韻合一,為讀者帶來神、氣、聲三者合一的超時空體驗。
本書作者有葛曉音、趙敏俐、陳引馳、蔡宗齊等先生名家。像蔡宗齊先生,海外漢學界著名學者,嶺南大學環(huán)球中國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長、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qū)中國文學及比較文學教授。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如何讀中國文學》叢書主編、美國杜克大學兩份英文期刊《中國文學與文化》和《棱鏡:理論與中國文學》的主編、香港嶺南大學《嶺南學報》的主編。研究領域涉及中國古典詩歌、古代文論、比較詩學、比較文學、比較哲學及佛教。
引言
中國詩文的聲音與意義/蔡宗齊/1
古體詩:疊音詞與詩行節(jié)奏之聲音與意義
《詩經》疊音詞的語音象征/趙納川(Jonathan Smith)著,鐘志輝譯/3
論五言詩體的音步組合原理/趙敏俐/37
論早期五言詩的節(jié)奏演變與美學示范/羅楨婷/59
從古體詩到近體詩:走向聲調格律的漫長旅程
漢語詩律起源證自沈約詩案例研究/張洪明/77
大同句律形成過程及與五言詩單句韻律結構變化之關系/杜曉勤/133
北齊文人對齊梁詩的學習與改造/金溪/149
詩歌與散文: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
駢文韻律與超時空語法以《蕪城賦》為例/馮勝利/191
從五古的敘述節(jié)奏看杜甫詩中有文的創(chuàng)變/葛曉音/226
聲成文,謂之音倚聲填詞中的音律與聲律問題/施議對/253
古文與聲音兼及其與詩學的關聯(lián)/陳引馳/273
聲氣與技藝:明清文章學忠的調法論/胡琦/291
理論反思
單音漢字與漢詩詩體之內聯(lián)性/蔡宗齊/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