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專為青少年打造的提升藝術素養(yǎng)的美術圖書,介紹了從古到今,貫通中西的103幅世界經(jīng)典名畫。書中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了這些名畫背后的故事,還配以大量有趣養(yǎng)眼的插畫貫穿其中,提升了該書的閱讀樂趣。全書按時間節(jié)點劃分為六個部分,并精心梳理出同一時間段里中西方繪畫藝術的呈現(xiàn)情況,讓讀者能清晰地了解到中西方藝術史各自的發(fā)展歷程和在同一時期里中西方繪畫藝術的對比。該書的出版有利于幫助青少年打好學習藝術的基礎,拓展藝術視野,明白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從而提升讀者的藝術素養(yǎng)。
一本書,看人類上萬年的藝術故事。
涵蓋4個大洲,近20個國家,60余個博物館,近200件頂級藝術品,精講103幅世界名畫。
通過名畫看歷史,通過名畫觀世界。
更豐富的藝術觀,更宏大的世界觀。
序
顧名思義,美術館就是陳列和展示美術作品的地方。美術館會留存什么樣的作品呢?他們往往會選擇那些承載了人類過去、現(xiàn)在,甚至未來的思想變遷的作品。這些藝術作品既體現(xiàn)出對前人的改變,也能夠對后人有所啟發(fā)。那么,美術館為什么要留存那么多作品?因為透過美術作品,我們可以看到生生不息的人類從遠古到現(xiàn)在的變化。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7000個美術館。我敢說,沒人能把這么多美術館的作品全部看一遍。光是全球排名前十的美術館,普通觀眾往往都難以一覽而盡!妒澜缑佬g館》這本書收錄了世界各大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它們大都也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淖髌。根?jù)這些作品,作者精心編排了相關知識和延伸閱讀,可謂用心良苦。
作為讀者,請不要對欣賞藝術這件事有顧慮。看不懂沒關系,不會畫沒關系、沒有美術知識也沒有關系,你只要尊重自己的選擇和判斷就好。你有權利認為蒙娜麗莎的微笑不神秘;你可以說畢加索的畫很丑;當然,你也可以大膽地告訴別人,你體會不到中國畫筆墨里的神韻。不過,在你自信地說出你對藝術作品的看法時,也請不要輕易對這些作品和藝術家進行價值判斷,因為他們的價值往往超出作品本身。
當我們談論藝術作品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論什么?是作品背后的故事還是畫面本身?是作畫技法還是流派分類?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作品和我們自己的關系。某件美術作品與我有什么關系?我能從作品里面找到和自己的關聯(lián)嗎?想一想,我們是如何跟自己周圍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關系的。透過你的眼睛看一花一草,聞聽世界,你的感受是你自己獨特的經(jīng)驗。但在某些情況下,你會與另一個人或一群人產(chǎn)生極其相似的感受。
你與某一件藝術作品之間也會產(chǎn)生類似的情感碰撞。你會在一幅畫里看到,那里的世界與你的世界何其相似,你與藝術家的感受又何其一致。而藝術家的獨到之處在于,他們通過畫筆塑造出了一個與觀眾形成高度精神共鳴、但常人望塵莫及的世界。作為觀眾,我會感慨自己也有豐富的想象,卻不能用畫筆表達;我會莫名其妙地在一幅畫畫前站立良久,因為直覺告訴我,自己與藝術家存在某種精神上的關聯(lián)。
所以,你不妨把這本書當作一扇窗戶,你先透過這扇窗看看外面的風景。某天,當你親身走進書中提及的那些美術館時,你就會像見到老朋友一樣。而當你邁入一個個展廳、走近一幅幅畫,現(xiàn)場的光線、聲音和周圍的人群會帶給你更真實、更豐富、更意想不到的體驗!這樣的時候,請放下導覽器,去感受畫給你內(nèi)心帶來的真實感知。
李帆(中央美術學院教師、研究生導師)
2022年12月22日寫于北京
文文魚
文文魚藝館創(chuàng)始人,四川美院特聘教師。曾出版圖書《孩子的創(chuàng)意保衛(wèi)戰(zhàn)》《向大師學色彩》。其中《向大師學色彩》榮獲第2屆“童閱中國”中國原創(chuàng)好童書獎和第30屆“金牛杯”中國美書裝幀設計獎。
目錄
1 藝術的源頭
2 古代藝術璀璨的明珠
3 大放異彩的藝術寶藏
4 藝術的黃金時期
5 藝術界的百花齊放
6 藝術的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