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資本論〉早期文獻集成》編委會編,編委會成員有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吳曉明教授、德國哲學專家鄧安慶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陳衛(wèi)平教授等。本書匯集了《資本論》早期的多種德文版本,如德文版:卷于1867年出版,第二卷、第三卷分別于1885年、1894年由恩格斯整理出版;以及1872年、1884年、1890年出版的德文第二
本書是國內(nèi)外詳細記述毛澤東的思想和生平業(yè)績的編年體著作。這部年譜記述了一代偉人毛澤東1893年至1976年的生平、經(jīng)歷和實踐活動。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毛澤東年譜(1893-1949)》于1993年出版,2013年出版修訂本。《毛澤東年譜(1949--1976)》于2013年出版以后,《毛澤東年譜》編寫組也進行了
本書是國內(nèi)外詳細記述毛澤東的思想和生平業(yè)績的編年體著作。這部年譜記述了一代偉人毛澤東1893年至1976年的生平、經(jīng)歷和實踐活動。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毛澤東年譜(1893-1949)》于1993年出版,2013年出版修訂本。本書于2013年出版以后,《毛澤東年譜》編寫組也進行了修訂。
本書是一部記述毛澤東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他逝世27年間的生平、業(yè)績的編年體著作,比較全面而充分地記錄了他的各種活動,特別是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過程,反映了他的思想理論和工作方法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發(fā)展,為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苦的探索。這一探索經(jīng)歷了
本書以正式發(fā)表的毛澤東67首詩詞(手稿、清樣、書法)為依據(jù),對每一首詩詞的發(fā)表情況、書法紀事、墨跡鑒賞詳加考證、評析。精選了部分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毛筆和硬筆書法作品,以及名人學者及毛澤東親屬、身邊工作人員談毛澤東的書法、文房四寶、印章等文章。
《馬克思思想年編》(著作卷)選取馬克思1835—1882年的著作、文章、手稿、筆記等主要文獻,摘錄其中展現(xiàn)馬克思主要思想理論和觀點的段落及文字,以寫作時間為序,并附有評論,精心編排而成。本年編既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的新成果,也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新嘗試。
馬克思主義于清末民初傳入中國,在十月革命、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后得到廣泛傳播。對新中國成立前馬克思主義傳播文獻進行系統(tǒng)整理,從歷史源頭探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必然性,能夠為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體系提供歷史支撐,有助于“三個自信”的樹立。本書是《新中國成立前馬克思主義傳播文獻匯編》的續(xù)編,增補了相關文獻100余種,以
《馬藏》把馬克思主義發(fā)展中的所有相關文獻和資料進行系統(tǒng)地匯集與編纂,是一項重大的基礎性學術文化工程。馬藏•第一部(6—8卷),主要是對國內(nèi)1903—1904年之前的與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相關的文獻和資料進行匯集、整理、編纂與文本再現(xiàn),并對原始文獻作學術研究和考證,對版本、作者、出版單位等作必要的說明,對原文中的重
《毛澤東詩詞六十七首》線裝版
《新中國成立前馬克思主義傳播文獻匯編(套裝全58冊)》輯錄1949年前馬克思主義傳播文獻100余種,全面還原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歷史場景。以原始出版形態(tài),保留豐富的歷史信息。重點選擇版本價值較高的初版本進行整理,如初版本暫缺,則用再版本代替,并在目錄中詳細列明,以供考證。為避免重復,以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宣傳、闡釋的著述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