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句容縣志》12卷,明王僖修明程文纂。全書正文12卷,此為現(xiàn)存最早的句容縣志。體例基本無大類名稱,平列各項事物,細目繁多。對明代城池、坊鎮(zhèn)、街巷、市、鄉(xiāng)、村、里及橋梁、道路、津渡記述較細。卷3《戶口》還載有宋代景定、乾道兩部建康府志中句容縣戶口數(shù)及元代的戶口數(shù),是縣內(nèi)最早有關人口的資料。然而記沿革失之較粗,并有斷線
本書整理影印了雄安新區(qū)自漢代至清初四十位學人的130余種著述,共240冊,全面展現(xiàn)了雄安文脈的歷史風貌。
本書整理影印了雄安新區(qū)郝經(jīng)、劉因、楊繼盛、孫承宗、孫奇逢等五位先賢的傳世著作,共139冊展現(xiàn)了雄安崇賢守正的歷史風貌。
《史記·菁華》問世以來,銷行歷久不衰,是眾多《史記》節(jié)錄本中最受青睞的一部,既可作為初學《史記》者的入門書,又可作為一般古典文學愛好者的讀本。 《史記》不但是我國歷代正史的鼻祖,也是一部文學巨著。常讀《史記》,可以訓練欣賞文學的能力和寫作文章的技巧,因此,大學和中學都常選用《史記》作為國
全面系統(tǒng)地記述1978-2008年淮安市自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狀,充分反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程。
《順治重修句容縣志》9卷,全書分“考”,“考”下再分目,其中《祥異》和《兵防》為《弘治志》所無!端囄摹凡糠,全是碑記!讹L俗》部分比較具體地敘述了清初句容民間的生活習俗、禮儀風尚、時令食品以及各個季節(jié)的祭祀活動,較之《弘洽志》文字生動,內(nèi)容詳實,較為全面的反映了當時的民間風情。
青島歷代方志集成
本書共設圖考志、星野志、方輿志、建置志、職官志、名宦志、賦役志、武備志、選舉志、人物志、外志、藝文志十二卷。
本書上起立村,下迄2017年12月31日,記載了郭家河巖村的歷史和現(xiàn)狀。設概述、大事記、基本村情、政治、農(nóng)業(yè)、副業(yè)、工業(yè)、民生、新農(nóng)村建設、文化體育、風土民情、人物等類目。
陳甘雨,字應時,號少渠,福建莆田人。公元1544年(明嘉靖二十三年)中進士。公元1545年1547年任萊蕪縣知縣,上任后“修蔽茸頹,率有成效”,在任主修《萊蕪縣志》。文學家李開先稱其“青年博學,有規(guī)措之才,警敏之智,臨政略無難色而綽有能聲,刑清事簡”。本書為地方志書,明代陳甘雨纂修,八卷。1963年上海古籍書店據(jù)寧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