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志·工業(yè)志》是《北京志》的分志,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承編,北京市產業(yè)經濟研究中心志鑒編輯部承擔具體組織編纂工作。本志的記述年限是從1999年至2010年共12年,部分內容略有上溯和延伸。共9篇38章153節(jié)以及概述、大事記、首鋼搬遷調整專記、附錄和志補,約155萬字。涵蓋了北京地區(qū)工業(yè)改革調整與轉型發(fā)展、電子信
本書為《絲綢之路文獻叢刊》中的一種,收錄了明、清以及近代甘肅天水及其屬地秦州區(qū)、麥積區(qū)、武山縣、秦安縣、甘谷縣、清水縣、張家川縣等地方志近20種,其中包括《天水縣志》、《(順治)秦州志》、《(乾。┲彪`秦州新志》、《(光緒)秦州直隸州新志》、《秦州直隸州新志續(xù)編》、《(萬歷)寧遠志》、《(康熙)寧遠縣志》、《(乾隆)寧
本書為《絲綢之路文獻叢刊》中的一種,收錄了明、清以及近代甘肅慶陽及其屬地鎮(zhèn)原縣、環(huán)縣、合水縣、寧縣、正寧縣、華池縣等地方志近十種,其中包括《(乾隆)新修慶陽府志》、《(道光)鎮(zhèn)原縣志》、《重修鎮(zhèn)原縣志》、《(乾。┉h(huán)縣志》、《(乾隆)合水縣志》、《(康熙)寧州志》、《(乾。┱龑幙h志》等重要的方志。
本書為《絲綢之路文獻叢刊》中的一種,收錄了明、清以及近代甘肅蘭州及其屬地金縣(今榆中縣)、皋蘭縣、永登縣等地方志近十種,其中包括《(乾。J定蘭州紀略》、《(道光)蘭州府志》、《(康熙)金縣志》、《(道光)金縣志》、《(乾。└尢m縣續(xù)志》、《(光緒)重修皋蘭縣志》、明萬歷本《莊浪匯紀》、《永登縣志》等重要的方志。
《尚書文獻選輯》第一輯、第二輯已由線裝書局出版,共影印宋元時代、明代前期的《尚書》珍本文獻70種,以時代為序,較為清晰地呈現(xiàn)出《尚書》學發(fā)展歷史軌跡。為完整地體現(xiàn)歷代《尚書》文獻的規(guī)模與成就,現(xiàn)對明代中后期與清代前期的《尚書》文獻影印出版,編為《尚書文獻選輯(第三輯)》。此次影印仍以稿本、鈔本等稀見版本和具有特色的刻本
本文集主要分三部分:1.歷史傳記類:《大成就者夏爾格丹嘉措傳》《大格西晉美桑丹傳》《雍增羅.桑華丹傳》《赤根江央土登嘉措傳》等傳記;2.大學說注疏類:《辨了不了義論.注疏》《大威德續(xù).注疏》《菩提道次第廣論.備忘錄》等注疏類;3.普通文化類:書信、禮贊詩、回文詩、寺院大殿目錄、藏醫(yī)基礎知識、因明基礎知識等。共19本。
本書收錄了有關東北抗日義勇軍和東北抗聯(lián)的口述史料,均為原始檔案影印件。全書分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篇和東北抗聯(lián)篇兩部分內容,每部分按記錄時間排序。書中通過匯集沈陽市檔案館館藏的東北抗日聯(lián)軍活動期間親歷者的回憶口述材料,再現(xiàn)了東北抗日聯(lián)軍活動細節(jié)及他們可歌可泣、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反映了當時殘酷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國人自強不息精神的力作
國學經典,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精妙的敘事風格,精彩的人物塑造,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二十四史”之首,上古秦漢的“百科全書”。
國學經典,儒墨道法,忠臣義士,中國人的精神原鄉(xiāng)。力透紙背,穿越古今,中國史學難以逾越的高峰。以史為鑒,讀盡九州興廢事;以史為師,讀透華夏正氣書。
朱瑞熙先生為宋史學界耆老,參與了多項宋史史料的整理,專著數種,而其主要貢獻在于大量的宋史論文。朱先生的宋史研究文章,以1987年發(fā)表于《歷史研究》的《宋代佃客法律地位再探索》為例,多為宋史學界的重要關節(jié)點,故而有重要影響。本稿收集朱瑞熙先生全部學術論文及論著數種,凡三百萬字,匯為一稿,別分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