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江蘇歷代方志全書》之一種。包括《正德淮安府志》《天啟淮安府志》《乾隆山陽縣志》《乾隆山陽志遺》《咸豐清河縣志》《康熙安東縣志》等36種縣志,共計30冊。主要記述了歷代淮安府、州、縣所轄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交通等各方面的詳細資料。
太倉地方舊志影印。本書為記述劉河一地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的地方舊志。劉河鎮(zhèn),今作瀏河鎮(zhèn),位于江蘇省太倉市東部。此志共分發(fā)源、水利、創(chuàng)始、形勢、盛衰、人物、古跡、節(jié)孝、街巷、災異、土產、俗談、奇事、宦跡十四類。劉河鎮(zhèn)因劉河之屢開屢塞,歷經盛衰,故金氏特裒輯歷代史料,編為本書。金端表熱心地方水利,故本書對劉河的淤塞、疏通情況
本書探討蜀府建筑群的文化內涵。如職責上以勤政堂為代表;治國理論上以忠孝為核心,以理學為根本;以書舍眾多來實施并倡導文教之風;以耕讀軒等耕讀文化來夯實國家基礎;以雅致小景來陶冶性情;還有以藥房、葵心軒、守泉軒等為代表專門針對臣屬的功能性建筑。顯示蜀府一系試圖以壯麗的蜀府建筑為載體,將明蜀王在西南地區(qū)藩屏帝室的責任和注重自
《清代川邊康藏史料輯注(套裝共5冊)》輯錄了清代后期川邊(康藏)所發(fā)生的對中國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包括改土歸流、趙爾豐平定巴塘變亂等。除輯錄《巴塘志略》《巴塘鹽井鄉(xiāng)土志》《西康建省記》《西康圖經》等文獻典籍外,還收錄了當時的外交往來書札等原始資料,是研究康藏歷史地理和文化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此為《中國海疆舊方志(增編)》第八輯,繼續(xù)收集整理浙江沿海地區(qū)地方志二十六種,其中包括宋、元、明、清、民國各個時期的底本,最后成書八十四冊。
此為《中國海疆舊方志(增編)》第七輯,繼續(xù)收集整理浙江沿海地區(qū)地方志二十三種,第四輯最后成書七十八冊。
此為《中國海疆舊方志(增編)》第六輯,共收集整理浙江沿海地區(qū)地方志三十余種,因篇幅限制并秉承邊整理邊出版的原則本輯按地區(qū)先行出版十一種,共計八十冊。
天一閣是我國乃至亞州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距今已有450年的歷史,被譽為中國藏書史上的奇跡,是中國藏書文化經久不衰的象征。天一閣藏地方志,極富特色,其中以明代地方志最為著名。上世紀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相繼整理出版了《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xù)編》。2015年天一閣歷時三年完成了所有古籍的普查著錄,全面理
同治大邑縣志
《中國地方志集成·山西省善本方志輯》為《中國地方志集成》系列叢書之一種,共收錄今山西省境內各區(qū)市縣古舊善本方志五十七種。其中明代版本十一種,清代版本四十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