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大戲,指清代宮廷創(chuàng)作演出的連臺整本大戲。其文本的長篇敘事體制,舞臺表現的豪華風格,以及實景與戲曲本身寫意秉性的融合,可謂中國古典戲曲藝術的集大成。本叢書繼承《初編》,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五種清宮大戲劇目《封神天榜》《楚漢春秋》《盛世鴻圖》《鐵旗陣》《如意寶冊》校點整理,以饗讀者!斗馍裉彀瘛贩笱苤芪渫醴ゼq故事,主要
本輯《唯美》的主題為上海,上海,主要以展現上海獨特的文化魅力為核心,收錄了60位當代文藝大家的作品,主要分為六個欄目:文心,邀約王安憶、裘小龍、金宇澄、孫甘露、陳子善、嚴鋒、沈宏非等22位文學家、學者、文化名人的作品24篇,呈現了上海的城市空間、社會變遷、飲食文化、個人記憶、詩意聲韻等,展現了五彩斑斕的海派文化的獨特印
趙元任先生畢生注重收集和保存資料,有片紙不丟的習慣,他留下的材料共有12萬余件。1983年,趙元任夫婦去世后不久,家人將趙先生的全部私人檔案捐獻給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由該校班克洛夫特特藏館管理,名為趙元任檔案。這是研究趙元任先生其人其學的一手資料,更是語言學及現代中國學術史、中西學術交流等研究的珍貴的基礎性文獻。這些
本書是編者經過十余年從多種別集、總集、詩話、文體論著等典籍中輯錄而來,共收雜體詩詞一千八百余首,涉及作者六百余家。根據漢字的聲韻和形體特點,對所收錄作品分類整理。共分四聲,雙聲疊韻,聲母詩、韻母詩,短柱,藏頭,攢三、攢五,離合體,神智體,聯邊,口字詩,筆畫,反正體,迭字,頂真,限體,通貫十六大類。各類別內部以時代為序收
王闿運(1833-1916),湖南湘潭人,晚清經濟學家、文學家,世稱湘綺先生。本選題不僅匯集了王闿運經學、史學、文學方面的著作,也收錄了王闿運的日記,以及他選編、評注的相關文獻,共56冊,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基礎性的文獻資料。該選題為影印圖書,所用底本均已去的出版版權。
本書由紀寶成教授自選個人詩詞100首,由牛維麟教授書寫,匯集而成。這本書既是詩詞與書法兩種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也是兩位作者數十年深厚友誼的結晶。通過這本書,讀者不僅能欣賞到詩詞與書法的融合之美,感受到當代教育管理者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還能體味到醇厚綿遠的歲月情懷。
本書為諸樂三花鳥精品選集,選錄其各時期的代表性作品以外,特別注重收集前人未曾畫過的蔬果題材和現代生活題材的作品。
《西湖之光——詩書畫印大展作品集》由省政協原副主席、詩書畫之友社理事長孫文友主編。該作品集匯聚了浙江省內眾多書法、國畫名家的作品,旨在通過書法、國畫的形式,向廣大讀者展示、宣揚傳統文化。該書是一部集藝術性和欣賞性為一體的書畫集,不僅書法、繪畫優(yōu)美,而且圖書本身的設計、裝幀也非常精美、大氣。該書依托“西湖之光——詩書畫印
本書卷一第一葉版心下鐫“信鉛暢叔仁刊”6字,信鉛為信州鉛山縣之簡稱。鉛山、上饒宋時均屬信州。全書均采用行書寫刻上版,筆墨飛舞,字畫圓潤秀麗,疏朗悅目,獨樹一幟,是元代刻書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本卷為湖北卷·咸寧敘事長歌分卷。湖北咸寧地區(qū)多山,山大嶺高,地曠人稀,人民群眾把故事用山歌的形式傳唱,孕育出了長篇敘事山歌。咸寧長篇敘事長歌的全面發(fā)現與搜集整理,始于20世紀80年代。2018年咸寧市文聯、民協再次對咸寧境內民間長歌展開普查。此書立足于這幾十年來對于咸寧敘事長歌的發(fā)掘與研究之上,編選了72首最具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