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內(nèi)外享有盛譽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素以嘉惠士林、繁榮文教事業(yè)為己任,今為更好地服務于學術界,又編輯《歷代正史研究文獻叢刊》,收錄明代以來至現(xiàn)代學者撰寫的有關正史的考證、補缺、專論等。為免重復,凡《二十五史補編》、《二十四史訂補》已收之書,本書不再選人。清代三大名著即錢大聽《廿二史考異》、趙翼《廿二史剳記》與王嗚
國家“十五”重點項目,首部全面介紹“國!眴挝坏拇笮凸ぞ邥。收錄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五批127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文信息,圖文互動,詳加解說,展卷攬勝,縱橫中國。第一至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省分類總目,分省分類編排,分省地圖標示!皣!币粜蛩饕。全書共三卷,文字165萬,圖版4500幅。本書各省首頁為
魏晉南北朝正史訂補文獻匯編.
《故宮物品點查報告》共6編28冊,計有9.4萬余個編號117萬余件文物。其中包括三代鼎彝、遠古玉器、唐宋元明清之法書名畫、宋元陶瓷、琺瑯、漆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匏、金銅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后妃嬪服飾、衣料和家具等。
本書是研究漢至兩晉六百多年(公元前206-公元420年)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學藝術、史學等的重要參考文獻,更是研究此23位名人的重要資料。書中共收入漢代至兩晉時期司馬遷、賈誼、董仲舒、劉向、許慎、關羽、劉備、諸葛亮、曹植、陸機、王羲之、陶潛等23位名人的44種年譜。
兩漢書訂補文獻匯編.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壹)(全三冊)
無
我國古代修史,歷來有重視為人物立傳的傳統(tǒng)。太史公司馬遷撰《史記》,首創(chuàng)「寫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其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特別是七十「列傳」,基本都是列敘人物的傳記。其后,從班固的《漢書》、南朝劉宋范曄的《后漢書》,直到明宋濂的《元史》、清張廷玉的《明史》,以至近人柯劭忘的《新元史》,都大體沿襲了《史記》的傳統(tǒng),并
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