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鄭州文物考古研究系列叢書的第四本,由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編著。該書是近五年來鄭州地區(qū)文物考古調查、發(fā)掘和研究的成果結集,收錄約70篇文章,其內容包括考古調查報告、考古發(fā)掘簡報、科技考古、文物修復、考古學理論研究、中國古代文明探源等。該
全書分五輯,各輯作者都是日本相關領域超級專家:第一輯金工編,香取秀真撰;第二輯陶瓷編,奧田誠一撰;第三輯漆工編,六角紫水撰、染織工編,鹿島英二撰;第四輯瓦及磚編,關野貞撰、玉石工及雜工編,關野貞撰;第五輯中國建筑裝飾編,伊東忠太撰、紋樣編,安田祿造撰。前四輯精選的古物主要藏于日本,少部分藏于中國,個別藏于朝鮮半島,這些
本書介紹了遼寧省博物館“和合中國”特展的典藏文物,內容涵蓋陶器、青銅器、瓷器、刺繡、書畫、古籍、碑刻拓片等類別。全書通過“天人合一”“人心和善”“和而不同”“協(xié)和萬邦”4部分,探尋中國“和合”文化的歷史根源。
1934年國民政府行政院決定送我國藝術品到英國參加國際展覽,目的是展示中國藝術的精美。歷時數月研討甄選,編輯成冊,附有圖片以備考證。出品類別為銅器、瓷器、書畫、其他類。藏品出自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中央研究院、北平圖書館、河南博物館、安徽省立圖書館,大部分選自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秴⒓觽惗刂袊囆g國際展覽會出品圖
本書是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曲阜儒家碑刻集成的結項成果。全書120萬字,共三卷,按時間順序收錄具有代表性的曲阜儒家碑刻628通,并以索引、存目的形式將剩余的5000余通碑刻予以整理附錄,是對曲阜儒家碑刻文獻的一次全面整理和研究。所收碑刻內容涉及孔子生平、孔子思想、歷代儒學、歷代政治、歷代經濟以及社會文化
本書共收夏縣境內古今石刻1000余通(方)依照叢書之體例編纂,按照時代順序排列,每一通石刻又分簡介、刻文、圖板三部分,前有概述,末有附錄,全面反映了夏縣的石刻狀況。
本書為陜西省榆林市米脂臥虎灣墓地發(fā)掘報告。臥虎灣墓地地處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無定河東岸的黃土高原梁峁區(qū),是陜北地區(qū)目前發(fā)現(xiàn)規(guī)模最大、時代跨躍性最長、隨葬品最豐富的戰(zhàn)國、秦漢中小型墓地。該墓地所處的陜北高原,位于北方半月形氣候敏感區(qū),自古就是
古格王國遺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區(qū)札達縣,遺址總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共計有400余座廟堂和近千孔洞窟、58座碉樓、4條暗道、28座各類佛塔、11座倉庫和其他附屬建筑。 2011年,西藏阿里古格遺址保護維修工程全面啟動。此次工程是繼1985年和1997年對古格遺址搶救
《甘肅藏敦煌藏文文獻》是我社繼《法藏敦煌藏文文獻》《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獻》后的又一大型文獻出版項目。敦煌藏經洞的古藏文文獻,被英國斯坦因(1905年)和法國伯希和(1908年)分別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肅各地博物館!陡拭C藏敦煌藏文文獻》將全部甘肅所藏收錄出版。配合我社正在進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獻,將
本書以明清銅爐銅文房為對象,合計一百四十件藏品,分上下兩冊、近六百頁,結構上按品類劃分,既有明清銅爐即宣爐的沖天耳爐、蚰龍耳爐、鬲爐等,亦有銅手爐、銅瓶、銅文房等。藏品品相以全美為追求,年份以清早期為下限,八成以上是明代制品。每一品類均以物為例、以文釋道,將各品類宣爐的研究、經驗、心得,結合藏品自身的特色、作者感悟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