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為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編纂的一套大型叢書,致力于全面、系統(tǒng)影印收錄歷代《論語》刻本及研究文獻,分輯出版,以求原原本本反映《論語》歷代流傳演變的面貌,及各時代研究者的不同學術精神,為探究以《論語》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學術打下堅實文獻基礎。明清以四書取士,《論語》地位更加尊崇,著作繁多。本編收錄明代時期形成的論語刻本和研究
佛界瑰寶,重現 《〈磧砂藏〉經眼錄》存卷圖錄重磅問世 宋元百余年巨制,再現佛界珍籍 《磧砂藏》是宋元時期刻印的一部大型佛教典籍,輯錄了兩晉至宋佛教典籍1521種6362卷,因刻印在南宋平江府陳湖磧砂延圣院(在今江蘇吳縣)而名。 目前已知早的刻經年始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由僧人向私人勸募集資刻印,除因寺院火災和南
本書為《國家圖書館藏未刊稿叢書》之《著作編》之一。為《周易注疏?庇洝犯灞炯爸`清本,清李銳等撰。阮元對惠棟等學者擅改《周易注疏》文字,時有不滿,故取唐宋元明經本、經注本、單疏本、經注疏合本,讎校各書同異,屬元和生員李銳筆之,為書十卷。分任者李銳完成對校初稿并作修訂,嚴杰校補調整,段玉裁批校,孫同元復核,并有少量增補。故
《清史稿儒林傳》凡四卷。卷一至卷三,大致以學術宗尚區(qū)分類聚,略依年輩先后為序,著錄一代儒林中人近三百家生平學行。卷一專記理學諸儒;二三兩卷分別記經學、小學、史學及諸子學中人。所錄各家,人自為傳,或獨領一篇,或諸家共席,首尾一貫,自成體系。卷四則沿《明史》舊規(guī),專記入清以后,歷世衍圣公之承襲,唯無以附麗,乃置諸《儒林傳》
曾繁仁學術文集(1-14卷)
《天慧徹禪師語錄》共兩卷,主要收錄天慧徹禪師于雍正十一年至十三年住持崇恩寺、圣月寺、高旻寺,乾隆五年住錫資福寺,乾隆六年住錫崇福寺時,升座法語,齋堂敷座、祝香文,元旦中秋諸節(jié)慶、先祖誕辰忌辰、禪七、壇場與徒眾所參法語、話頭,各種場所的問答與開示,等等。
本書按《四庫存目提要》子部索隱,擇取子部要籍60種,采用有代表性的精善或稀見之本為底本,參校以其他版本,影印出版,故取名為《影印四庫存目子部善本匯刊》。本書是研究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文獻。此書的公開發(fā)行,為學術界提供了研究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資料,俾使學術界通過這批學術資料能夠開拓出新的研究思路,掌握新的研究方法。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