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華(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浙江嘉興人。號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種竹道人,齋名九琴十硯齋、九琴十研樓、芙蓉庵,夫蓉盆、劍膽琴心室等。晚清著名書畫家,與虛谷、吳昌碩、任伯年合稱“海派四杰”。傳世作品有《倚篷人影出菰蘆圖》《荷花圖》《竹菊石圖》《桐蔭高士圖》。
本書所藏宋元書畫為以上文博單位所藏之精品,本次集合出版,如南宋陳容龍圖、李衎墨竹等相關作品,均為繪畫史上的銘品,充分展現了宋元書畫的偉大成就,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本書是《常書鴻全集》的第十卷,主要收錄了常書鴻先生在法國留學時期、西南抗戰(zhàn)時期和敦煌蘭州時期等不同時間段內創(chuàng)作的多幅素描作品。
本書是《常書鴻全集》的第九卷,主要收錄了常書鴻先生在法國留學時期、西南抗戰(zhàn)時期和敦煌蘭州時期等不同時間段內創(chuàng)作的多幅油畫水粉作品。
本書稿聚焦亞歐經典版畫,圖文并茂,內容豐富。中國、日本、歐洲版畫的興盛期都出現在18世紀前后,這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世界歷史上市民階級崛起的共同律動。東方帶給了西方木版印刷術,催生出歐洲銅版畫,中國明清時期版畫極大地影響了日本浮世繪,而浮世繪又影響了近現代西方藝術,構成了生生不息的文化循環(huán)。本書匯集中國民間版畫、日本浮世
本書全面收錄漢代隸書異體字形,包括結構不同以及結構相同但形體有別的一字異體。主要收錄漢代出土材料尤其是簡帛、碑刻中的隸書字形,同時參考了《隸辨》《隸篇》《增訂漢印文字征》等字書中的漢隸字形。全書共收錄4463個字頭,按《說文》順序排列,以《說文》小篆隸定字頭為正體,其余字形分類按時間順序排列;不見于《說文》之字,按偏旁
本畫集共五集,全面展示了尹滄海先生的繪畫成就。尹滄海作為當代中青年畫家,其寫意畫當屬性靈派,追求禪的哲學意味和文人畫的精湛與凝練,除其性情之外,更凸顯他對中國畫傳統(tǒng)的認知與把握,以及他的寫意方式之主觀性、純粹性和寓意元素等等。對傳統(tǒng)進行有選擇的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強化自我的主觀感受和體悟,并在實踐中錘煉自己的藝術,進而
《動物與人:從史前至今二者在西方藝術中的關系》 從日益復雜的人類社會,回歸單純。藝術史大師肯尼斯·克拉克反思之作,聚焦西方藝術研究中鮮少關注的動物議題,揭示動物帶給人類何種啟示。解讀西方藝術作品中的動物與人的關系,揭示背后的藝術傳統(tǒng)與社會因素。無論是和諧相處、崇拜和恐懼,還是狩獵和殺戮時的殘忍......
《芥子園畫傳》自從清初出版以來,一直是學習中國畫必不可少的入門教材,全書共包含“山水”“蘭竹梅菊”“花卉翎毛”“人物”四個部分,以圖譜為主文字為輔,從用筆方法到構圖造型,從創(chuàng)作示范到章法布局,為初學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學習方法!督孀訄@畫傳》是傳統(tǒng)藝術經典,是學習中國畫必臨的古代畫譜之一,是初學中國畫技法用筆、寫形、構圖
本書收集了梅墨生寫生作品767件,忠實地記錄了梅墨生勤于實踐的畫藝歷程,生動地匯聚了梅墨生人、文、畫的情理意趣,自然地流露出梅墨生內心超然于物事的生活態(tài)度,也鮮明地標注了梅墨生堅守人文傳統(tǒng)、追求中國氣質的文化立場。這些寫生作品是梅墨生對中國畫學的一脈傳承和發(fā)展,是一份難得的民族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是后學研習中國繪畫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