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推薦
更多
新書推薦
更多
當前分類數(shù)量:1305  點擊返回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圖法 【K22 奴隸社會(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5年)】 分類索引
  • 春秋公羊傳注疏
    • 春秋公羊傳注疏
    • [漢]何休 注[唐]徐彥 疏[唐]陸德明 音義/2017-1-1/ 上海古籍出版社/定價:¥2980
    • 春秋公羊傳注疏

    • ISBN:9787532586523
  • 左傳注疏
    • 左傳注疏
    • [晉]杜預 注 [唐]孔穎達 疏[唐]陸德明 釋文/2017-1-1/ 上海古籍出版社/定價:¥8800
    • 左傳注疏

    • ISBN:9787532584055
  • 尚書注疏
    • 尚書注疏
    • [漢]孔安國 注 [唐]孔穎達 疏[唐]陸德明 釋文/2017-1-1/ 上海古籍出版社/定價:¥2680
    • 尚書注疏

    • ISBN:9787532585182
  •  左傳
    • 左傳
    • (春秋)左丘明/2017-1-1/ 崇文書局(原湖北辭書出版社)/定價:¥19.8
    • 由左丘明撰寫的《左傳(精)/崇文國學經(jīng)典普及文庫》選文34篇,大多是記述戰(zhàn)爭、朝聘、興國、弒君、災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有代表性的名篇,希望能反映《左傳》的基本面貌和寫作特點。注釋以連貫內(nèi)容,說明事件背景為主,能夠在譯文中表達清楚的問題一般不注。譯文基本為直譯,某些難以對等翻譯、不便說明的地方采取了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的方法。

    • ISBN:9787540342692
  •  中國文化文學經(jīng)典文叢--春秋
    • 中國文化文學經(jīng)典文叢--春秋
    • 孔子/2017-1-1/ 吉林文史出版社/定價:¥45
    • 《春秋》是我國現(xiàn)存*部編年體史書,主要記錄春秋時期從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六年之間所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 ISBN:9787547230794
  •  中國文化文學經(jīng)典文叢--左氏春秋
    • 中國文化文學經(jīng)典文叢--左氏春秋
    • 左丘明/2017-1-1/ 吉林文史出版社/定價:¥47
    • 《左氏春秋》淺白易懂,足本通解,無障礙閱讀。品讀國學智慧,全方位賞讀經(jīng)史子集各部國學經(jīng)典。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國學經(jīng)典,浩瀚無邊。天地情,人間理,盡在筆墨行間,貫古今,通道義,詳閱傳統(tǒng)典籍。

    • ISBN:9787547230954
  • 《左傳》英譯
    • 《左傳》英譯
    • 羅志野譯/2017-1-1/ 東南大學出版社/定價:¥100
    • 《中華經(jīng)典英譯叢書》第1輯包含中華經(jīng)典中的的《易經(jīng)》、《尚書》、《詩經(jīng)》、《禮記》、《左傳》、《論語》、《孟子》等7種著作英譯。羅志野教授以權威版本為核校底本,費10年心血終于譯成。注釋準確簡明,譯文明白曉暢。分成四冊。

    • ISBN:9787564153946
  • “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jù)法
    • “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jù)法
    • 梁濤/2017-1-1/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定價:¥39
    • 本書主要討論學術界爭論的兩個熱點問題: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jù)法。認為親親相隱之爭的關鍵不在于血緣親情本身是否正當,而在于以孔子為代表的早期儒家究竟主張如何處理血緣親情與社會道義之間的關系。對此問題做出認真的分析與梳理,是親親相隱之爭從立場走向?qū)W理的關鍵。二重證據(jù)法雖然*早由釋古派學者提出,但也受到疑古派學者的啟發(fā),今天我們

    • ISBN:9787300237213
  • 李敖精編:左傳·史記·漢書·資治通鑒
    • 李敖精編:左傳·史記·漢書·資治通鑒
    • 李敖 主編/2017-1-1/ 天津古籍出版社/定價:¥69
    • 李敖主編國學精要29選錄了左丘明的《左傳》、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等!蹲髠鳌酚涗浟舜呵飼r代政治、經(jīng)濟、外交、軍事各方面的活動,以及天道、鬼神、災異、卜筮各方面的情況,對事件本末的照應,首尾兼顧!妒酚洝肥俏鳚h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

    • ISBN:9787552804539
  • “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jù)法
    • “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jù)法
    • 梁濤/2017-1-1/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定價:¥39
    • 本書主要討論學術界爭論的兩個熱點問題: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jù)法。認為親親相隱之爭的關鍵不在于血緣親情本身是否正當,而在于以孔子為代表的早期儒家究竟主張如何處理血緣親情與社會道義之間的關系。對此問題做出認真的分析與梳理,是親親相隱之爭從立場走向?qū)W理的關鍵。二重證據(jù)法雖然*早由釋古派學者提出,但也受到疑古派學者的啟發(fā),今天我們

    • ISBN:978730023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