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選題詳細闡釋了歐盟影響下的德國消費者保護法;除了傳統(tǒng)的合同法領域的消費者保護以外,還研究了競爭法視角下的消費者保護問題;特別關注消費者保護法在適用和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大量的司法判例進行了分析和評論。 本選題的主要內(nèi)容: -消費者保護的教義學基礎; -消費者和經(jīng)營者概念; -合同法中的消費者保護工具; -特別合同中的
本書選取英國法院涉及知情同意的判例進行介紹,具體涉及英國知情同意法的特色、非法侵犯身體、同意表示的效力、不必征得同意的情形、患者最佳利益、心理學上的因果關系、意志自主受侵害是否構成獨立損害名目等具體類型,同時對相關判決進行評價,并比較不同國家患者知情同意權利的保護規(guī)范與實踐。
本書是世界法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羅納德·德沃金生前后一本著作。在本書中作者討論了人類一直以來困惑的問題:什么是宗教以及上帝在宗教中的地位?死亡與不朽到底意味著什么?本書是在德沃金2011年所做愛因斯坦講座的基礎上完成的。作者認為: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之間所共同信仰的要遠比把他們區(qū)分開的宗教信仰更具有根本性
無論是在國際組織及其公約的官方表述中,還是在犯罪學研究中,如何控制企業(yè)跨國賄賂的議題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及理論化,本書引入了規(guī)制理論的概念,以理解和構建在廣泛監(jiān)管格局中正在出現(xiàn)的控制舉措。此外,這項研究為相對抽象的犯罪學領域提供了一種比較性、實證化的見解,以幫助我們了解針對企業(yè)跨國賄賂的執(zhí)法對策(如刑事起訴和民事制裁)、自
誰的法律,誰的秩序?19世紀的意大利真的是犯罪最猖獗的國家嗎?本書將法律與秩序置于19世紀意大利國家政權與社會之間關系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研究既有的社會權力和勢力如何適應社會和政治變革的雙重力量,探討社會與政治變遷的相互作用與影響,關注國家政權與精英之間復雜而多變的權力平衡、基于順從與庇護和經(jīng)濟依賴的非正式權力及影響力體
本書是由葡萄牙近代著名刑法學家迪亞士經(jīng)多年教學、研究和實踐融會而成的經(jīng)典專著,書中收入了大量歐美各國的刑法比較研究成果,對現(xiàn)今葡萄牙和中國澳門刑法理論影響深遠。本書主要研究犯罪的法律后果,共二十章,包括犯罪的法律后果和刑事處分(制裁)、在刑事政策模式中葡萄牙刑法的刑事處分、主刑、附加刑、刑罰的確定制度、量刑/刑罰分量、
本書深入介紹了具體的合同類型(制定法規(guī)定的或者交易上習慣的合同類型)以及其它制度(例如無因管理和指示證券),重點放在買賣、租賃、勞動合同、承攬合同和一般委托等核心合同上,并包含了私法性的保險合同一章,此種合同重要性不遜于債法分則里的有名合同。此外,該書討論了債法分則和債法總則之間有時復雜的相互關系以及消費者保護法的基礎
歐洲是歷史上對少數(shù)群體較早進行保護的地區(qū),經(jīng)過幾百年的發(fā)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對較為全面的制度和具有一定共識的基本理念。本書以歐洲少數(shù)群體保護的基本制度為背景,選擇少數(shù)群體在語言、教育、經(jīng)濟、社會、政治參與等方面一些焦點問題和經(jīng)典案例,探討少數(shù)群體保護的基本內(nèi)容、主要特征,尤其對一些存疑和爭議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以揭示當前歐
通過整合歐盟以及各成員國的法律信息,實現(xiàn)歐盟機構和公民對信息的可及性和重新利用,是歐洲一體化進程當中極為重要的議題。本書將這一議題定義為歐洲法律信息的統(tǒng)一化。在本書中,作者弗朗西斯科尼教授呈現(xiàn)了歐盟以及各成員國如何在歐洲法律信息統(tǒng)一化過程中基于語義網(wǎng)技術建立法律信息標準、信息資源與信息系統(tǒng),展示了這些成果如何融入現(xiàn)實的
本書從學說史的角度對法律與社會科學的關系進行了多方面的討論,既能夠向讀者較為充分地傳導20世紀后半葉法律與社會科學的基本內(nèi)容與圖景,也能夠幫助讀者在學說史演進的脈絡中更好地把握法律與社會科學研究在當下需要處理的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