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聯大“聞一多神話課”的講義,選錄聞一多愛徒陳夢家教授對古代信仰活動“巫”的講解,并將吳晗教授的山海經神話系統(tǒng)研究作為補充,成為一部完備的神話通識讀本,將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基因以及奔放瑰奇的想象之美呈現于眼前。
追溯西方神話體系中的各種神祇,以及他們在藝術繪畫、文學作品插圖中的藝術形象分析,結合有趣的神話故事,生動呈現希臘神話眾神的永恒魅力。 《神域之書——希臘神話眾神的起源》是一本藝術普及類趣味讀物。本書介紹了希臘神話奧林匹斯眾神的起源故事,由混沌初開的創(chuàng)世神話展開。書稿分別對奧林匹斯主要的十二位神祇和與之相關的人物及背景
本書探討了我國民間信仰宮廟建筑空間特征與旅游創(chuàng)新模式,對民間信仰建筑空間、儀式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以及象征空間的文化旅游展開全面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民間信仰文化旅游研究概述、民間信仰歷史形成與當代演變、鄉(xiāng)村旅游吸引物理論、民間信仰文化空間旅游理論、民間信仰宮廟建筑文化空間旅游創(chuàng)新、民間信仰儀式文化空間旅游創(chuàng)新、海
本書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了這位神的歷史和影響,以及與之相關的研究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和19世紀的德國的各種發(fā)展,包括以往的作家、學者對狄奧尼索斯的描述,他與各種節(jié)慶的關系,與他相關的戲劇發(fā)展史、心理學問題,以及酒神與猶太人的關系。作者研究古希臘悲劇并考察其歷史環(huán)境,探索了狄奧尼索斯在各個不同領域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釀
伏羲、女媧在中國神話系統(tǒng)里具有重要地位,一直是學界所關注和多有涉及的研究對象,相關研究成果可謂蔚為大觀。而所處中原腹地的淮陽因其獨特的位置和豐富的神話資源,一向被看作是上古神話尤其是伏羲女媧神話流傳、嬗變的中心區(qū)之一。本文所關注的正是把伏羲、女媧兩位大神放到淮陽這個特定的區(qū)域內,從區(qū)域民間信仰的角度進行研究
金字塔支撐起莎草紙上的文明,象形文字記錄人類的前世今生;三聯神、八元神、九柱神,世間萬物皆具神性。作者錢伯斯利用古埃及的珍貴文化遺產,如吉薩金字塔、莎草紙文本、荷魯斯之眼、羅塞塔石碑、獅身人面像等,與古埃及最偉大的神話,如奧西里斯的復活之旅、眾神與惡魔賽特的斗爭、眾神守護尼羅河水洪水季的到來等,結合古埃及33個王朝的更
本書2018年在本社初版,此次為修訂本,改平裝為精裝,重新設計封面。世界上真的有龍嗎?“龍是古人想象出來的動物”“龍是一種綜合性的圖騰”“龍是以大蛇為基本原型的”“龍是遠古居民對灣鱷的特殊稱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作者力排眾議,獨辟蹊徑,從古代史書、筆記、地方志中搜集了大量罕為人知的記載,并聯系多位目擊者所提供的證詞
近代上海城市民間信仰作為中國近代社會傳統(tǒng)文化變遷的一個縮影,關涉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文化、國家層面的制度文化、西方城市建設理念等要素。民間信仰隨移民的區(qū)域流動而變化,在入鄉(xiāng)隨俗和攜俗入鄉(xiāng)的碰撞、融合中,既為了存續(xù)并幫助移民適應陌生環(huán)境而進行主動調適,同時又積極參與了城市基層社會的組織工作,并逐漸融入現代城市社會。不可置否,在
西南地區(qū)深厚的圖像傳統(tǒng)是少數民族紋樣藝術生存的土壤。這一地區(qū)地處絲綢之路南北兩線的交匯點,佛教藝術源遠流長。北方經歷唐代武宗會昌滅佛和五代后周世宗滅佛之后,佛教造像活動逐漸走向衰落,四川取而代之成為新的造像中心,并在兩宋時期達到造像活動高潮。隸屬四川梓州路的大足、安岳縣境內保存了四川宋代造像的精華,其數量和質量都堪稱第
作為人類想象力的早期呈現,神話蘊含著民族精神的密碼,是極為重要的文化資源。 本書是一部包羅豐富的世界神話入門讀物,它既以生動的筆觸娓娓講述了希臘羅馬神話及其祖源——克里特和邁錫尼神話、古埃及神話,以及北歐神話、印度神話、凱爾特神話、韓國神話、日本神話和原住民神話等,也以新視角解讀了鴻蒙盤古、伏羲女媧、后羿射日等中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