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概念史研究》是由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主辦、著名學者孫江主編的歷史類書籍(集刊)。概念史關注文本的語言和結構,通過對歷史上主導概念的研究來揭示該時代的特征。《亞洲概念史研究》刊載海內外學者與語言、翻譯、概念、文本、學科、制度和現代性等主題有關的論文和評論,旨在從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之間概念的互動關系來揭示東亞圈內現代性的異
《怪誕日本史》旨在以詼諧幽默的口吻講述怪誕日本的歷史,探索作為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日本的前世今生。事實上,《怪誕日本史》并非單純意義上的日本歷史敘述,它包含了某種東亞、西方思想鏈鎖的意蘊,即近代以后的一種世界趨勢——“無意識的歷史進程”,不管之于現實世界它所帶來的結果是好是壞,不論我們是否察覺到這一點,但大家都已深陷其
《西域文史》是由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與新疆師范大學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合出的學術論集,本輯發(fā)表與西域相關的學術論文19篇,內容涉及考古、語言、歷史、文學、民族、學術史等方面。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與關注政治、經濟變革的幕末維新史不同,《江戶東京的明治維新》聚焦大都市江戶,從社會生活角度解讀這段日本最精彩的歷史,描繪大時代背景下的蕓蕓眾生。作為日本社會史研究者,作者以近世史為基礎考察近世近代移行期,關注下層社會,特別是游女、流浪武士、商販、賤民等群體;同時用近世身份的理論重新考察明
本書稿的主要內容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主要探討蒙古部落到部族的形成和演變發(fā)展歷史,下編為蒙古文化史研究。
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多語文本與內亞關系研究”主要是內亞民族史相關的內容,涉及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天山北路衛(wèi)拉特草原等區(qū)域的滿蒙、蒙藏和滿臧間的政治關系。下編“蒙古歷史地理研究”涉及明末漠南蒙古喀喇沁、東土默特部的游牧地考證,清初神秘的“察哈爾國”游牧地的考證等方面。
本書共八章:第一章俄羅斯在敘利亞戰(zhàn)場作戰(zhàn)樣式分析;第二章敘利亞戰(zhàn)爭俄軍法律法規(guī)建設運用;第三章敘利亞戰(zhàn)爭俄軍后裝保障行動實施情況;第四章敘利亞戰(zhàn)爭俄軍后裝保障模式創(chuàng)新;第五章敘利亞戰(zhàn)爭俄軍行動存在的問題;第六章俄軍在敘利亞作戰(zhàn)行動中獲取的寶貴經驗;第七章俄軍敘利亞作戰(zhàn)行動的反思;第八章啟示和建議。
本書采用圖解的形式展現日本史,囊括了日本歷史上從史前時期到平成時代的重要事件,如邪馬臺國、倭五王、圣德太子治世、大化改新、保元之亂、源平合戰(zhàn)、南北朝的對立、應仁之亂、戰(zhàn)國群雄的紛爭、關原之戰(zhàn)、江戶政治、幕末變革、明治維新等關鍵節(jié)點,用明快的語言解說了日本歷史與文化的發(fā)展變化,輔以豐富生動的插圖、表格、世系圖及年表,直觀
憲法第九條“永遠放棄戰(zhàn)爭”的條款是如何寫進日本憲法的?這是被強加的憲法,還是必須守護的至寶?日本為何會走向軍國主義道路,與美國開戰(zhàn)?重啟核能發(fā)電的真正理由是什么?日本是如何成為經濟大國的?日韓、日美、日俄關系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陳范,字夢坡,湖南衡山人。光緒二十六年(1900)主持《蘇報》,先后刊出章太炎所撰《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又發(fā)表章太炎、章士釗為鄒容《革命軍》所作序言和介紹《革命軍》的文字,一時舉國震動。陳范詩文,在清末民初廣受進步人士贊譽,其中也含有較多近代史料,價值頗高。陳范歿后,由南社柳亞子諸人為其印行過詩文集。此次陳范集亦以此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