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會話301句》堪稱當今非常暢銷的對外漢語經典教材,從1990年出版至今,25年來總銷量超過200多萬冊。本版為阿拉伯文注釋本第四版。本書是為初學漢語的外國人編寫的速成教材,上下冊共40課,另有復習課8課。40課內容包括“問候”“相識”等交際功能項目近30個,生詞800個左右以及漢語基本語法。每課分句子、會話、替換
本書確立了鑒別上古漢語性質形容詞的一束標準,并據此鑒別出380個形容詞。在此基礎上,對漢語名詞和動詞向形容詞的轉變過程、轉變途徑和轉變意義進行了研究。通過對60個名轉形和30個動轉形個案的詳細描寫,本書總結出名轉形的兩條途徑和動轉形的三條途徑,并給出了相應的認知解釋。本書還結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五版)中收錄的400個
歇后語是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一種口語性語句,也稱“引注語”“俏皮話”。它以獨特的結構、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形式和妙趣橫生的表達效果而為群眾喜聞樂見,是漢語語匯百花園中一簇奇異的花朵。 本書構建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歇后語研究框架系統(tǒng),對歇后語的語法結構、語法功能、語氣類型、取材、語義認知、變異、修辭、規(guī)范化等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化研究,挖掘了
本書是第十一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收入近年來吳語研究的重要論文33篇,分為語音與音系;詞匯、語法及吳語史;社會語言學與語言應用三部分。論文的主要內容包括吳方言音系描述、吳方言語音演變、吳方言詞匯和吳方言語法的變異與變化研究、吳方言歷史文獻的整理和研究、吳方言的社會語言學研究、吳方言語音和聲調的研究、吳方言的地
晚清民國時期是有意識、有系統(tǒng)地進行漢字簡化的起始階段。盡管該時期的漢字簡化工作進行得不全面、不深入、不徹底,但它卻是自唐宋以來社會生活中不時出現(xiàn)減省形體、俗寫形體到新中國成立之后進行系統(tǒng)簡化工作的中堅階段。它為20世紀50年代開展的漢字簡化工作,在理論和實踐層面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此,本書全面搜集并整理晚清民國時期漢
《中國文字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主辦的學術出版物,創(chuàng)刊于1999年,是CSSCI來源集刊。主要刊載最新的國內外有關漢字和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本體研究論文?锊捎媚涿麑徃,刊發(fā)的學術論文體現(xiàn)了漢語言文字學科領域的研究進展與學科發(fā)展面貌,具有較新的學術價值。本輯欄目設有“古文
本書屬于“浙江省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第二輯)”。本書簡要描寫分水方言的聲韻調、連讀變調、文白異讀、小稱音變等,以國際音標標注1000個漢字的老派與新派讀音,收集1200條方言詞及50個語法例句;語料方面既有規(guī)定內容的《牛郎和織女》長篇故事,又有廣泛流傳于當地的童謠、諺語、俗語、歇后語、謎語、傳說等口頭方言文化作品,還有即
這部蘊含著豐富人生哲理和道德教育的古典名著,如今以漫畫的形式煥發(fā)新生!我們將其深奧的哲理轉化為生動有趣的畫面,讓每個孩子都能輕松領悟古人的智慧。我們用色彩斑斕的圖畫、幽默詼諧的對話,讓學習變得不再枯燥,讓經典變得觸手可及。從“明理修身”到“知書達禮”,從“慎言敏行”到“與人為善”,《漫畫趣讀增廣賢文》不僅可以教導孩子們
文字學ABC》是胡樸安先生在持志大學、國民大學、上海大學、群治大學歷次講授文字學知識的講義結集,分上、中、下三編。上編從文字的原起講到文字的變遷、廢棄和增加,涉及甲文、古文、篆文、隸書等。中編說明六書的次第及功用,并分別用實例闡明各自的內容。下編是研究文字學的書目,指出各書優(yōu)缺點,給讀者和學者以參考。該書理論明晰、舉例
本書簡要描寫云和方言的聲韻調、連讀變調、文白異讀、小稱音變等,以國際音標標注1000個漢字的老派與新派讀音,收集1200條方言詞及50個語法例句;語料方面既有規(guī)定內容的《牛郎和織女》長篇故事,又有廣泛流傳于當地的童謠、諺語、俗語、歇后語、謎語、傳說等口頭方言文化作品,還有即席講述的反映當地文化風俗的自然話語,具有十分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