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包含:我可以改自己的名字嗎?;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嗎?;我能獨自坐飛機嗎?;我可以辦銀行卡嗎?;我的發(fā)明可以申請專利嗎?;我可以買彩票嗎?;我可以獻血嗎?等內容。
本書內容包含:吸煙到底酷不酷?;可以在網(wǎng)吧打游戲嗎?;可以向同學“借錢”嗎?;可以去KTV過生日嗎?;為什么有些視頻我不能看?;這是賭博嗎?;這是正當防衛(wèi)嗎?;在博物館闖禍了怎么辦?等內容。
本書內容包含:可以不上學嗎?;考試作弊會被開除嗎?;能隨意移動學校的井蓋嗎?;能給同學起外號嗎?;違反校規(guī)算違法嗎?;老師可以讓我罰站嗎?生病了可以不參加體育測試嗎?等內容。
本書內容包含:可以隨意撥打110嗎?;不小心引發(fā)火災會被抓嗎?鬧別扭,推了妹妹一下;爸爸讓我輟學打工怎么辦?;可以自己在小區(qū)遛狗嗎?;我可以自己上下學嗎?;我能自己在家嗎?等內容。
本書分為游記篇、動物篇、寫人作文基礎篇、寫人作文進階篇、記敘文篇、應用文篇六篇。每篇含有文章圖解、思路指導、范文欣賞、方法指導、同學佳作等。
本書分為四篇,包括:靜物篇、趣味想象篇、童話故事篇、植物篇。每篇含有文章圖解、思路指導、范文欣賞、方法指導、同學佳作等。
本書主要從小學德育的概念、發(fā)展歷程、重要性、構成要素、內容的選擇和設計、方法的選擇和應用、評價的方法和標準、實施策略、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等方面展開論述,全面分析小學德育模式的構成和實施方法,以及評價的方法和標準,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對策。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全面了解小學德育模式的理論和實踐,并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學思路
本書是在積累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小學數(shù)學教育的全面、深度理解與意義追尋,呈現(xiàn)出理論透析的力度和深入研究實踐的厚度。全書首先整體剖析了“意義”的意義、理解“理解”、深度教學的哲學辯思;繼而進入小學數(shù)學“理解”的五個專題研究:從理解之核心看概念生成、從理解之神入看多元表征、從理解之密匙看數(shù)形結合、從理解之自明看法理相融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撥弦:“新班級教育”的均衡嘗試(1599年至2014年12月12日);潮涌:“新班級教育”的一種新可能(2014年12月13日至2018年8月31日);筑夢:“新班級教育”的一場新變革(2018年9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融合:“新班級教育”的一段新征程(2022年8月1日至今)。
本書分上下兩個篇章:上篇是理論思考篇,認為野外情境課程應置頂兒童作文學習域場;野外情境課程需教師首場,是一場童年的救贖,以兒童的形式洞見課程本質,實現(xiàn)意義建構,是“沉浸式作文的教學”新模式,實現(xiàn)詩教者的生命價值、文化價值、實踐價值;下篇是躬行實踐篇,水課程、田野課程、傳統(tǒng)文化課程和校園新景與童年相遇。實境課例、課場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