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深度地參與了人類的生活,甚至參與了人類文明和風習的塑造,而人類也塑造了地球上的植物景觀。它們生生滅滅,有枯有榮,甚至還會面臨物種滅絕的危險,但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對它們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 本書作者扎根華東地區(qū),長期從事華東植物的調研和科普工作。在這本富有人間煙火氣和人文情懷的植物科普書里,他們從自己研究過的近千種華
本專著通過觀賞鵝耳櫪的生物學特性、抗性、繁殖技術及開發(fā)利用前景等內容,展示了本課題組對觀賞鵝耳櫪植物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同時,重點介紹了觀賞鵝耳櫪的引種馴化、觀賞鵝耳櫪的生物學特性、觀賞鵝耳櫪有性繁殖研究和觀賞鵝耳櫪開發(fā)利用前景四部分內容。本專著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性:1)綜合整理各項科技成果。本團隊對觀賞鵝耳櫪植物
海南熱帶植物園建園66年來,經過幾代科研人員的辛苦努力,現(xiàn)已發(fā)展成集旅游觀光、科研、教學、科普為一體的植物園,薈萃了來自世界5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000多種熱帶、亞熱帶珍貴植物,通過遷地保護和引進收集,保存了獨具特色的熱帶果樹、熱帶藥用植物、香料植物、熱帶花卉、熱帶牧草、珍稀經濟林木等熱帶植物資源4.8萬份。此名錄共收
姑婆山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是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區(qū)域。本套書記錄廣西姑婆山自然保護區(qū)野生植物,包含上、中、下3冊,本冊為上冊。全書系統(tǒng)介紹廣西姑婆山自然保護區(qū)的野生植物,收錄有野生植物約400種,全書按志書格式編寫,文字簡練、圖片清晰、物種鑒定準確,各科的所有屬、種均編寫檢索表,對每種植物均附有中文名稱、科名
本書以“觀察筆記”的形式展現(xiàn)、講解有關植物的科普知識和觀察方法。全書分為4~5個部分,從宏觀理論到具體實踐,幫助孩子系統(tǒng)、全面了解植物的相關知識。書中融合了孩子們真實的觀察筆記,用孩子的視角和想象力,為同齡讀者開啟科普的大門,引導小讀者調動多種感官,從邏輯、思考、提問、想象多維度出發(fā),運用觀察日記、情景再現(xiàn)、實驗探究、
本書整理和記載廣西大瑤山保護區(qū)的國家級保護植物、自治區(qū)級保護植物、極小種群植物以及特有植物調查成果,記錄呈現(xiàn)了203多個植物物種,附高清照片約1000幅,展示了每種植物的生境、單株、花果特寫等情況,詳細介紹每種植物的學名、別名、分類、形態(tài)特征、地理分布與生態(tài)學特性、資源現(xiàn)狀、保護措施、保護與利用價值等信息。
高級植物生理學是一門研究植物生命規(guī)律及其調控的綜合學科。近幾十年來,由于植物生理學和植物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fā)展,植物生命科學的面貌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為了及時跟進學科的發(fā)展,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作者結合近年來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成果,由長期從事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和植物分子生物學教學與科研的工作者共同參與,對本書進行再版。
本書收錄了中國亞熱帶各城市郊野、農田、山區(qū)和公園常見的種子植物459種(隸屬42目107科),描述了每種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態(tài)等典型特征,描繪了種子大小和突出特征,配有植物彩色照片和種子顯微照片。
本書收錄了34科97屬141種內蒙古草地常見植物,包括物種的中文名、學名、形態(tài)特征等分類信息及產地、生境等分布信息;收錄了58種常見植物的無人機高清照片,89種植物的地面高光譜曲線;還收錄多幅拍攝自北京2號/3號衛(wèi)星、無人機高清相機的試驗區(qū)、樣地樣方影像。本書是天空地多源數(shù)據構成的內蒙古草地植物綜合信息庫,可供讀者更立
地衣是一種特殊的生物群體,由真菌和藻類之間的共生關系組成。它們通常以菌絲體和藻類細胞的結合體現(xiàn),形成一種共生體。本書共收錄了常見地衣15科32屬66種,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山西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地衣植物的自然狀態(tài)、分布現(xiàn)狀、生境及物種鑒別特征等情況,充分體現(xiàn)了保護區(qū)生態(tài)資源的原真性與完整性。該書的出版不僅